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蓬子菜的功效与作用(蓬子菜,见过吗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1-30 00:39:11    


蓬子菜

来源产地

茜草科猪殃殃属植物蓬子菜,以全草及根入药。夏秋采全草,秋季挖根。洗净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
生于山坡草丛及荒土中。分布我国东北、西北至长江流域。

别名铁尺草,月经草,黄牛尾,黄米花。柳夫绒蒿、疔毒蒿、鸡肠草


【原形态】

蓬子菜 多年生直立草本。

根茎粗短,根圆柱形,粗长而弯曲,稍木质。茎丛生,基部稍木质化,四棱形,幼时有柔毛。叶6-10片,轮生;无柄;

叶片线形,长1-5cm,宽1-2mm,先端急尖,上面稍有光泽,仅下面沿中脉二侧被柔毛,边缘反卷。聚伞花序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状,稍紧密;花序梗有灰白色细毛;

花具短柄;萼筒全部与子房愈合,无毛;花冠辐状,淡黄色,花冠筒极短,裂片4,卵形,雄蕊4.子房2室,花柱2,柱头头状。

双悬果2,扁球形,直径约1.8-2mm,无毛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

性味功效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苦、甘,温。

解毒,利湿,止痒。用于急性荨麻疹,水田皮炎,静脉炎,痈疖疔疮。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性微寒,味淡苦。

清热解毒,行血,止痒。治肝炎,喉蛾肿痛,疗疮疖肿,稻田皮炎,荨麻疹,跌打损伤,妇女血气痛。

《中华本草》

微辛;苦;微寒

清热解毒;活血通经;祛风止痒。主肝炎;腹水;咽喉肿痛;疮疖肿毒;跌打损伤;妇女经闭;带下;毒蛇咬伤;荨麻疹;稻田皮炎

【用法用量】
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熬膏涂。

【性状】

性状鉴别:根圆柱形,弯曲,主根不明显,支根多条丛生于根茎,长约15cm,直径0.2-0.5cm。

表面灰褐色或浅棕褐色,有细皱纹,外皮剥落处显出橙黄色木部。质稍硬。断面类白色或灰黄色,用扩大镜观察可见多数小孔,并有同心排列橙黄色环纹。气微,味淡。

相关文章